Lamost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By 苏剑林 | 2010-04-17 | 49298位读者 |2010年4月17日上午,LAMOST望远镜冠名仪式正式举行。LAMOST望远镜被正式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详细情况大家参见近日刊发的消息。
从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到LAMOST横空出世
“我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等编纂的《授时历》,至今仍可预报现代日食。” 同样是在“纪念元大都天文台建立730周年暨天文仪器与天文学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勇作报告时如是说。
李勇介绍说,《授时历》编成于1280年,行用于1281年~1644年,是集我国传统诸历大成、精度极高且极负盛名的一部历法,至今国内外对其研究热度不减。与现代天象预报方法相比,《授时历》每百年误差仅万分之一。今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食延达6分钟;全食带横穿我国长江流域数座大中型城市,从西南成都、重庆到武汉、合肥直至杭州、上海。《授时历》对这次日全食北京地区食甚时刻的预报,误差仅56分钟。
李勇说,我国元明时期,以《授时历》包括《大统历》为代表的传统中国历法,其编算和研制工作达到顶峰,而发达的历术离不开发达的天文观测、天文理论、天文仪器。
河北省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马瑞红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说,郭守敬在其最具代表性的简仪等天文仪器研制中,有着诸多创新。譬如简仪中滚动轴承的发明,即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的滚筒轴承早200多年;简仪上赤道装置的设计,比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制造的相类观测仪早300多年。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评价说,“对现代望远镜广泛应用的赤道装置来说,郭守敬的做法实在是很早的先驱,它将成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历程中永不磨灭的里程碑。”
就在郭守敬天文时代远去700年之后,王绶琯院士、苏定强院士等看准中国天文学应瞄准大规模光谱观测突破口,一个全新的“巡天”望远镜横空出世:公元2008年8月,LAMOST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其工程分为8个子系统:光学、主动光学和镜面支撑、机架和跟踪装置、望远镜控制、焦面仪器、圆顶、观测控制和数据处理、输入星表和巡天战略。
“LAMOST,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的缩写(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望远镜坐落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604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Apr. 17, 2010). 《Lamost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604
@online{kexuefm-604,
title={Lamost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author={苏剑林},
year={2010},
month={Apr},
url={\url{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604}},
}
April 17th, 2010
原来是传说中的郭镜啊!
April 18th, 2010
以前看过一个科教片,说的是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原来现在的望远镜是那种多镜片、无比复杂的那种了。
对,折射、反射都是多镜片的了。个人的折射一般比较高级的是3-4片的ED镜子,反射的高级镜子都用施密特式了(这两款镜子都上万)。大型望远镜一般都是用施密特式折反射镜子。
April 18th, 2010
片子说,每个镜片的姿态都是用一组马达来调整、控制的,这样看来,单是马达的数量都够庞大的。
另外,你知道一个镜片有多少个自由度吗?
镜片 自由度?好像没有听说过,等下查阅一下
May 30th, 2010
为什么不用巨型的叉式赤道仪,这样观测的天区不是更大吗!
技术问题,还有就是lamost的设计目的中用不着这个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