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造车”之多模态思路浅谈(一):无损输入》中我们曾提到,图像生成的本质困难是没有一个连续型概率密度的万能拟合器。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高斯混合模型(GMM)理论上就是可以拟合任意概率密度,就连GAN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混合了无限个高斯模型的GMM。然而,GMM尽管理论上的能力是足够的,但它的最大似然估计会很困难,尤其是通常不适用基于梯度的优化器,这限制了它的使用场景。

近日,Google的一篇新论文《Fourier Basis Density Model》针对一维情形,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用傅里叶级数来拟合。论文的分析过程颇为有趣,构造形式也很是巧妙,值得学习一番。

问题简述 #

可能有读者质疑:只研究一维情形有什么价值?确实,如果只考虑图像生成场景,那可能真的价值有限,但一维概率密度估计本身有它的应用价值,如数据的有损压缩,所以它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再者,即便我们需要研究多维的概率密度,也可以通过自回归的方式转化为多个一维的条件概率密度来估计。最后,这个分析和构造过程本身就很值得回味,所以哪怕是仅仅作为一道数学分析题来练习也是相当有益的。

言归正传。所谓一维概率密度估计,是指给定$n$个从同一分布采样出来的实数$x_1,x_2,\cdots,x_n$的情况下,估计采样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分为“非参数化估计”和“参数化估计”两类。非参数化估计主要就是指核密度估计,它跟《用狄拉克函数来构造非光滑函数的光滑近似》一样,本质上是利用狄拉克函数做光滑近似:
\begin{equation}p(x) = \int p(y)\delta(x - y) = \mathbb{E}_{y\sim p(y)}[\delta(x - y)]\approx \frac{1}{n}\sum_{i=1}^n \delta(x - x_i)\label{eq:delta}\end{equation}
但是$\delta(x - y)$不是常规的光滑函数,所以我们要找它的一个光滑近似,比如$\frac{e^{-(x-y)^2/2\sigma^2}}{\sqrt{2\pi}\sigma}$,它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当$\sigma\to 0$的时候它就是$\delta(x-y)$,代入到上式,结果就是“高斯核密度估计”。

可以看到,核密度估计本质上就是把数据背下来,因此可以推测它泛化能力有限,另外它的复杂度正比于数据量,那么数据规模较大时也不实用,所以我们需要“参数化估计”,即构建一个非负的、归一化的、带有固定量的参数$\theta$的概率密度函数簇$p_{\theta}(x)$,然后通过最大似然就可以求解:
\begin{equation}\theta^* = \mathop{\text{argmax}}_{\theta} \sum_{i=1}^n \log p_{\theta}(x_i)\end{equation}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构建一簇有足够拟合能力的概率密度函数$p_{\theta}(x)$。

已有方法 #

参数化概率密度估计的经典方法是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ed Model,GMM),它的出发点同样是式$\eqref{eq:delta}$加高斯核,但它不是遍历所有数据作为中心,而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找到有限的$K$个均值和方差,构建一个复杂度跟数据量无关的模型:
\begin{equation}p_{\theta}(x) = \frac{1}{K}\sum_{i=1}^K \frac{e^{-(x-\mu_i)^2/2\sigma_i^2}}{\sqrt{2\pi}\sigma_i},\quad \theta = \{\mu_1,\sigma_1,\mu_2,\sigma_2,\cdots,\mu_K,\sigma_K\}\end{equation}
GMM通常也被理解为一种聚类方法,它是K-Means的推广,$\mu_1,\mu_2,\cdots,\mu_K$是聚类中心,比K-Means则多出了方差$\sigma_1,\sigma_2,\cdots,\sigma_K$。由于式$\eqref{eq:delta}$的理论保证,因此当$K$足够大、$\sigma$足够小时,GMM理论上总能拟合任意复杂的分布,因此GMM的理论能力是足够的。但GMM的问题在于$e^{-(x-\mu_i)^2/2\sigma_i^2}$这个形式衰减得太快,梯度消失非常严重,因此通常只能用EM算法求解(参考《三味Capsule:矩阵Capsule与EM路由》),不好用梯度优化器优化,这限制了它的应用,而且即便用EM算法也通常都只能找到一个次优的解。

原论文还提到了一个叫做DFP(Deep Factorized Probability)的方法,它是专为一维概率密度估计设计的,出自论文《Variational image compression with a scale hyperprior》。DFP利用了累积概率函数的单调性,即如下积分
\begin{equation}\Phi(x) = \int_{-\infty}^x p(y)dy \in [0,1]\end{equation}
必然是单调递增的。如果我们能先构造一个$\mathbb{R}\mapsto[0,1]$的单调递增函数$\Phi_{\theta}(x)$,那么对它求导就是一个合理的概率密度函数。如何保证一个模型的输出随着输入单调递增呢?DFP用一个多层神经网络来构建模型,并且保证:1、所有激活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的;2、所有乘法权重都是非负的。在这两点约束之下,模型必然符合单调递增这一特点,最后再加个Sigmoid,就可以控制值域为$[0,1]$。

DFP的原理也称得上是简单直观,但类似于flow-based模型,这种逐层的约束会让人担心损失了拟合能力。此外,由于该模型完全由神经网络构建,根据此前《Frequency Principle: Fourier Analysis Sheds Light on Deep Neural Networks》等结论,神经网络在训练时会优先学习低频信号,这可能会使得DPF对概率密度的峰值点拟合不佳,即出现过度平滑的拟合结果,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峰值的拟合能力是衡量一个概率建模方法的重要指标之一。

请傅里叶 #

如论文标题“Fourier Basis Density Model”(下面简称FBDM)所示,论文所提的新方法,是基于傅里叶级数来拟合概率密度的。有一说一,其实用傅里叶级数来拟合这一点并不难想到,难的是里边有一个关键的非负约束不容易构造,而FBDM则是把相关的细节都走通了,不得不让人佩服。

简单起见,我们把$x$的定义域设为$[-1,1]$,由于总可以通过$\tanh$之类的变换将$\mathbb{R}$上的实数都压到到$[-1,1]$,因此这个设定并不失一般性。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求的概率密度函数$p(x)$是定义在$[-1,1]$上的函数,那么我们可以将它写成傅里叶级数
\begin{equation}p(x) = \sum_{n=-\infty}^{\infty} c_n e^{i\pi n x},\quad c_n = \frac{1}{2}\int_{-1}^1 p(x) e^{-i\pi n x} dx\end{equation}
然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反过来的,并非已知$p(x)$求它的傅里叶级数,而是只知道$p(x)$的样本,需要把$p(x)$设成如下的截断傅里叶级数形式,然后把系数$c_n$通过优化器求出来:
\begin{equation}f_{\theta}(x) = \sum_{n=-N}^{N} c_n e^{i\pi n x},\quad \theta = \{c_{-N},c_{-N+1},\cdots,c_{N-1},c_N\}\label{eq:fourier-series}\end{equation}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合理的概率密度函数,$f_{\theta}(x)$至少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begin{equation}\text{非负:}\,\,f_{\theta}(x)\geq 0,\quad \text{归一:}\,\,\int_{-1}^1 f_{\theta}(x)dx = 1\end{equation}
问题是如果$c_n$取任意实数/复数,那么式$\eqref{eq:fourier-series}$是否实数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非负了。所以说,用傅里叶级数来拟合并不难想,难在如何设定$c_n$的形式,使得对应的输出必然是非负的(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在傅里叶级数下,最难的是非负,归一反而简单)。

保证非负 #

这一节我们就来看全文难度最高的非负性构造。当然,这里的难并不是说它推导有多复杂,而是非常有技巧性。

首先,我们知道非负的前提是实数,而保证实数相对比较简单:
\begin{equation}c_n^* = \left[\frac{1}{2}\int_{-1}^1 p(x) e^{-i\pi n x} dx\right]^* = \frac{1}{2}\int_{-1}^1 p(x) e^{i\pi n x} dx = c_{-n}\end{equation}
可以反过来证明这个条件也是充分的,所以保证实数只需要约束$c_n^* = c_{-n}$,这个相对来说很容易实现,同时这也意味着式$\eqref{eq:fourier-series}$的级数作为概率密度函数时,只有$c_0,c_1,\cdots,c_N$这$N+1$个独立参数。

关于非负约束,原论文只是抛出了一个“Herglotz’s theorem”的引用,然后就直接给出了答案,可以说几乎没有推导。笔者搜了一下Herglotz’s theorem,也发现鲜有介绍,因此只好尝试跳过Herglotz’s theorem,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原论文的答案了。

考虑任意整数的有限子集$\mathbb{K}\subseteq\mathbb{N}$,以及对应的任意复数列$\{u_k|k\in\mathbb{K}\}$,我们有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
\sum_{n,m\in \mathbb{K}} u_n^* c_{n-m} u_m =&\, \sum_{n,m\in \mathbb{K}} u_n^* \left[\frac{1}{2}\int_{-1}^1 p(x) e^{-i\pi (n-m) x} dx\right] u_m \\
=&\, \frac{1}{2}\int_{-1}^1 p(x) \left[\sum_{n,m\in \mathbb{K}} u_n^* e^{-i\pi (n-m) x} u_m \right] dx \\
=&\, \frac{1}{2}\int_{-1}^1 p(x) \sum_{n,m\in \mathbb{K}} \left[(u_n e^{i\pi n})^* (u_m e^{i\pi m})\right] dx \\
=&\, \frac{1}{2}\int_{-1}^1 p(x) \left[\left(\sum_{n\in \mathbb{K}}u_n e^{i\pi n}\right)^* \left(\sum_{m\in \mathbb{K}}u_m e^{i\pi m}\right)\right] dx \\
=&\, \frac{1}{2}\int_{-1}^1 p(x) \left|\sum_{n\in \mathbb{K}}u_n e^{i\pi n}\right|^2 dx \\
\geq&\, 0 \\
\end{aligned}\end{equation}
最后的$\geq 0$取决于$p(x)\geq 0$,所以我们就得出了$f_{\theta}(x)\geq 0$的一个必要条件:$\sum\limits_{n,m\in \mathbb{K}} u_n^* c_{n-m} u_m\geq 0$。如果将所有$c_{n-m}$排列成一个大矩阵(Toeplitz矩阵),那么这个条件用线性代数的话说就是任意$\mathbb{K}$对应的行列交集组成的子矩阵都是复空间中的正定矩阵。也可以证明这个条件是充分的,即满足此条件的$f_{\theta}(x)$必然恒大于0。

所以问题变成了如何找一个复数列$\{c_n\}$,使得对应的Toeplitz矩阵$\{c_{n-m}\}$是一个正定矩阵。看上去这转换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但对于了解时间序列的读者来说,他们可能知道一个现成的构造方式,那就是“自相关系数”:对于任意复数列$\{a_k\}$,自相关系数定义为
\begin{equation}r_n = \sum_{k=-\infty}^{\infty} a_k a_{k+n}^*\end{equation}
可以证明$r_{n-m}$必然是正定的: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
\sum_{n,m\in \mathbb{K}} u_n^* r_{n-m} u_m =&\, \sum_{n,m\in \mathbb{K}} u_n^* \left(\sum_{k=-\infty}^{\infty} a_k a_{k+n-m}^*\right) u_m \\
=&\, \sum_{n,m\in \mathbb{K}} u_n^* \left(\sum_{k=-\infty}^{\infty} a_{k+m} a_{k+n}^*\right) u_m \\
=&\, \sum_{k=-\infty}^{\infty}\left(\sum_{n\in \mathbb{K}} a_{k+n} u_n\right)^*\left(\sum_{m\in \mathbb{K}} a_{k+m} u_m\right) \\
=&\, \sum_{k=-\infty}^{\infty}\left|\sum_{n\in \mathbb{K}} a_{k+n} u_n\right|^2 \\
\geq&\, 0
\end{aligned}\end{equation}
因此将$c_n$取成$r_n$的形式就是一个可行的解。为了确保$c_n$的独立参数量只有$N+1$个,我们约定当$k < 0$或者$k > N$时$a_k=0$,那么得到
\begin{equation}c_n = \sum_{k=0}^{N-n} a_k a_{k+n}^*\end{equation}
这就构成出了对应的$c_n$,使得式$\eqref{eq:fourier-series}$的傅里叶级数的结果必然非负,满足了概率密度函数的非负要求。

一般结果 #

至此,整个问题中最难的部分——“非负性”已经被解决。剩下的归一化很简单,因为
\begin{equation}\int_{-1}^1 f_{\theta}(x)dx = \int_{-1}^1 \sum_{n=-N}^{N} c_n e^{i\pi n x} dx = 2c_0\end{equation}
所以归一化因子就是$2c_0$!于是我们只需要将$p_{\theta}(x)$设成
\begin{equation}
p_{\theta}(x) = \frac{f_{\theta}(x)}{2c_0}=\frac{1}{2} + \sum_{n=1}^{N} \frac{c_n e^{i\pi n x} + c_{-n}e^{-i\pi n x}}{2c_0} = \text{Re}\left[\frac{1}{2} + \sum_{n=1}^N \frac{c_n}{c_0} e^{i\pi n x}\right], \\
c_n = \sum_{k=0}^{N-n} a_k a_{k+n}^*,\quad\theta = \{a_0,a_1,\cdots,a_N\}\end{equation}
它就是一个有效的概率密度候选函数。

当然,目前这个分布还只是定义在$[-1,1]$,我们需要将它扩展到整个$\mathbb{R}$上,这个不难,我们先想一个将$\mathbb{R}$压缩为$[-1,1]$的变换,然后求变换之后的概率密度形式就行。为此,我们可以先通过原始样本估计出均值$\mu$和方差$\sigma^2$,然后通过$x=\frac{y-\mu}{\sigma}$就将它变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分布,接着就可以通过$x=\tanh\left(\frac{y-\mu}{\sigma}\right)$压缩到$[-1,1]$中,对应的新概率密度函数为
\begin{equation}q_{\theta}(y) = p_{\theta}(x)\frac{dx}{dy} = \frac{1}{\sigma}\text{sech}^2\left(\frac{y-\mu}{\sigma}\right) p_{\theta}\left(\tanh\left(\frac{y-\mu}{\sigma}\right)\right)\end{equation}
从端到端学习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直接把原始数据代入到$q_{\theta}(y)$的对数似然中进行优化(而不是先压缩后优化),甚至可以连同$\mu,\sigma$也当成可训练参数一起调整。

最后,为了防止过拟合,我们还需要一个正则项,正则项的目的是希望拟合的分布能稍微平滑一些,不要过度陷入局部细节中,为此,我们考虑$f_{\theta}(x)$导数的模长平方作为正则项:
\begin{equation}\gamma\int_{-1}^1 \left|\frac{df_{\theta}(x)}{dx}\right|^2 = \gamma\sum_{n=-N}^N 2\pi^2 n^2 |c_n|^2 dx\end{equation}
从最后的形式可以看出,它加大了高频项系数的惩罚权重,这可以避免模型过度拟合高频细节,从而提高泛化能力。

延伸思考 #

到这里,我们已经把FBDM的所有理论推导完成了,剩下的自然是做实验,这部分我们不再重复,直接看原文的结果就好。注意FBDM的所有系数和运算都是在复数域内,如果强行实数化会让结果形式复杂不少,所以简单起见应该直接基于所用框架的复数运算来实现(原论文用的是Jax)。

在看实验结果之前,我们先来想想评价指标是什么。如果是模拟实验的话,我们通常都能知道真实分布的概率密度表达式,因此最直接的指标就是计算真实分布与拟合分布的KL散度/W距离等分布度量。除此之外,对于概率密度的拟合,我们通常有一个更关心的指标,那就是“峰值”的拟合效果。假设概率密度是光滑的,那么它可能有多个局部最大值点,这些局部最大值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峰值,或者称为“modal”,很多场景下能否准确找到更多的modal比整个分布的度量大小更重要,比如有损压缩的基本思想就是只保留这些modal来描述分布。

而从原论文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在同等参数量下FBDM在KL散度和modal方面都做得更好:

GMM、DFP、FBDM效果对比

GMM、DFP、FBDM效果对比

之所以有这样的优势,笔者猜测是因为FBDM的虚指数形式,本质上就是三角函数,它不像GMM那样的负指数有严重的梯度消失问题,因此基于梯度的优化器有更大的概率能找到更优的解答。从这个形式来看,FBDM也可以理解为连续型概率密度的“Softmax”,都是以$\exp$为基来构建一个概率分布,只不过一个是实指数,一个则是虚指数。

相比GMM,FBDM自然也有一些缺点,如不够直观、不易采样、不易推广到高维等(当然这些缺点DFP也有)。GMM很直观,就是有限个正态分布的加权平均的形式,通过先类别采样、后正态采样的层次采样就可以实现概率密度函数中采样,相比之下FBDM没那么直观的方案,看上去只能通过逆累积概率函数的方式进行采样,即先求出累积概率函数
\begin{equation} \Phi(x) = P(\leq x) = \int_{-1}^x p_{\theta}(x)dx = \frac{x^2-1}{2} + \frac{1}{2}\sum_{n=1}^{N} \frac{c_n}{c_0} \frac{e^{i\pi n x} - (-1)^n}{i\pi n}\end{equation}
然后$y=\Phi^{-1}(\varepsilon),\varepsilon\sim U[0,1]$就可以实现采样了。至于高维推广,正态分布本来就有高维形式,因此GMM推广到任意维度也很容易,但是FBDM要想直接推广到$D$维,那么就有$(N+1)^D$个参数,很明显复杂度太高,或者就像Decoder-Only的LLM一样,用自回归的方式转化为多个一维条件概率密度估计,总之,办法不能说没有,但是各种弯弯绕绕更多。

文章小结 #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傅里叶级数来建模一维概率密度函数的新思路,关键之处是通过精巧的系数构造,来约束原本值域是复数域的傅里叶级数成为一个非负函数,整个过程颇为赏心悦目,值得学习一番。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10007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Mar. 07, 2024). 《用傅里叶级数拟合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10007

@online{kexuefm-10007,
        title={用傅里叶级数拟合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author={苏剑林},
        year={2024},
        month={Mar},
        url={\url{https://www.spaces.ac.cn/archives/10007}},
}